400-123-4657
网站首页 关于PG电子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配件服务
荣誉资质
维修保养
联系PG电子
在线留言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PG电子 > 新闻动态

pg电子平台:招商策略:多因素共振A股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结构牛态势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成长风格仍将保持强势 

发布时间:2024-01-14

  招商策略:多因素共振,A股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结构牛态势,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成长风格仍将保持强势

  近期政策端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央行通过重启PSL、颁布住房租赁贷款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地产行业的货币支持力度。12月社融和人民币信贷数据显示融资需求和供给相对稳健。往后去看,随着“三大工程”及增发国债资金拨付和使用,有望支撑未来阶段的社融稳步回升。随着对经济增长的担忧逐渐缓解,此前偏向防御价值、偏向小盘股的风格将会更加均衡,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反弹。

  【观策·论市】近期财政货币政策变化及12月社融如何影响A股?近期政策端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央行通过重启PSL、颁布住房租赁贷款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地产行业的货币支持力度。此外,地方层面,广深接连发布政策,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后续其他主要城市有望跟进。2/3的通过率或加快整体改造进程,助力“三大工程”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因此,建议市场持续关注地产链政策的出台情况,政策力度有望超过市场预期,进一步助推地产投资需求筑底向上。12月社融和人民币信贷数据显示融资需求和供给相对稳健。结构上,居民部门短期贷款边际改善,显示居民消费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仍处于低位。企业部门票据融资小幅改善,同比少增主要来自企业中长期贷款。往后去看,随着“三大工程”及增发国债资金拨付和使用,有望支撑未来阶段的社融稳步回升。随着对经济增长的担忧逐渐缓解,此前偏向防御价值、偏向小盘股的风格将会更加均衡,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成长风格仍将保持强势。

  【复盘·内观】本周市场表现不佳,影响市场原因如下:(1)12月CPI与PPI数据略不及市场预期(2)红海局势升级,地缘政治持续发酵(3)台海大选将于周末尘埃落定,部分资金提前规避风险。

  【中观·景气】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部分工程机械销量低基数反弹。在年底冲量和新一轮促销费政策推动下,12月汽车市场持续火爆,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继续扩大。2023年全年汽车、乘用车产销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较高增长,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升,新能源产销同比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出口延续强势,同比维持较高增速。12月重卡销量同比增幅转负,环比下行。12月各类装载机销量同比转正,各类挖掘机销量同比跌幅收窄。

  【资金·众寡】北上融资净流出,ETF净申购。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出24.4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48.7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7.8亿份,较前期上升1.0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97.3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计算机、交通运输、汽车等;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等;新能源&智能汽车ETF申购较多,消费ETF赎回较多。重要股东转为净增持,计划减持规模下降。

  【主题·风向】OpenAI 正式推出 GPT Store,CES 2024拉开帷幕。OpenAI 正式推出 GPT Store,推动GPT生态壮大。在商店界面,设有Featured、Trending和官方自己开发的By ChatGPT三个板块;特色GPTs功能丰富,包括DALL·E、写作、研究、编程、教育和生活方式等。同时,Open AI推出了适用于各种规模团队的新的 ChatGPT Team付费版本。GPT Store的推出有望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加速个性化AIGC应用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存在感正越来越高,XR与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企业在本次展会中都有出色表现,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数据·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下行,PE(TTM)为13.0,较上周下行0.2。板块估值多数下跌,其中,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和建筑材料涨幅居前,电子、国防军工和计算机跌幅居前。

  2024年度策略展望中,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信用周期平滑,社融对盈利驱动弱化,不同行业进入大分化时代。2024年政府开支力度加大,叠加全球紧缩周期结束后外需的改善,国内经济有望温和复苏,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上行周期,A股企业盈利上行,资金面转温和净流入。多因素共振,A股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结构牛态势。结构上,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关注产业趋势明确、景气改善斜率较大、产能供需格局良好的科技、医药和部分周期行业。2023年11月底,我们发布报告《拐点确立,绝地反击》,认为A股面临十个重要积极边际变化,A股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的拐点确立。2023年12月底我们发布报告《权重反弹,成长跨年》,认为随着政治局会议召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明年的定调确立,稳增长的力度措施有望实质性落地,外需和外部流动性开始持续改善,国内增量资金机制在不断出现,A股指数在经历了前期持续调整后,迎来了反弹的契机。1月份我们发布月报《预期修复,市场转暖》,认为当前权重指数和成长类指数的估值水平已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附近,反应了此前对企业盈利预期的负面预期定价较为充分,预期修复后,权重指数、成长类指数将持续反弹趋势。

  1月各地方政府的两会将会召开,相比于2023年,2024年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一定化解后,经济稳增长重要性在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两会制定的发展目标对于3月两会的目标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全年经济增速的指引有着重要的影响。

  日前,多省份相继公布了2024年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大多省份于1月中下旬召开,其中广西、四川等地将于1月22日召开,安徽、上海、山西、天津等地于1月23日召开。

  需要明确的是,地方两会经济目标增速并不反映国务院决策,更多反映了地方在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后结合当地经济实际情况的表态。因此,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并不由地方两会内容决定,地方两会前瞻意义有限。以2023年为例,2023年多数省份GDP目标高于5%,其中,海南为9.5%左右,西藏为8%左右,江西、新疆为7%左右,安徽、宁夏、湖南、湖北为6.5%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央经济增速与经济大省增速相关性较强。2021、2022、2023年,山东、广东、江苏的经济增速目标已经连续三年与全国增速目标相一致。因此,1月建议关注地方两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且重点关注经济大省(山东、广东、江苏)的目标情况。

  我们统计了世行、IMF、海外投行以及国内券商等二十家机构对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发现国内券商对明年经济增速的均值在4.89%左右,大多认为经济增速在5%左右;海外机构对2024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均值在4.71%左右。若后续经济大省,如山东、广东、江苏对明年经济增速的目标高于市场预期,或意味着2024年稳增长的发力程度有望超过市场预期。

  近期政策端对地产频频布局,央行对地产的货币支持力度再度加码。具体来看,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2522亿元;1月5日,《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发布,支持住房租赁团体贷款;1月11日,经济观察网获悉,央行已批复总额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8个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8个试点城市分别是天津、成都、青岛、重庆、福州、长春、郑州和济南[1]。此外,广深出台政策加快“三大工程”落地进程。1月4日,《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深圳发布《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加快推动城中村改造。1月12日,广州市政府批准《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

  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2522亿元。上一次抵押补充贷款出现净新增还是在2023年2月。

  回顾历史投放情况,PSL共有三轮投放周期。第一轮是2015年-2019年“棚户区改造”期间;第二轮是2022年9月-11月;本轮单月投放3500亿元,从潘功胜的表述来看,或主要用于“三大工程”。从投放背景来看,PSL投放一般始于地产需求萎缩,新增社融较弱的背景下,通过释放长期、低利率的资金,定向滴灌至地产、基建等领域,推动新增社融企稳回升,地产销售进一步回暖。

  ●第一个阶段:2014年4月-2020年1月:累计新增3.67万亿元,主要用于棚改货币化安置,推动地产去库存

  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社会融资需求萎缩、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触底,棚改成为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具体来看,当年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从数据上来看,2014年,社会融资需求萎缩,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触底。因此会议提出,“要更好运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当月,PSL工具设立,并在当年的12月进行了第一次投放。

  在投放期间,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5年全年,央行共7次使用降准降息调控需求,其中降息5次,分别为3月1日、5月11日、6月28日、8月26日、10月24日,各降息0.25个百分点;降准4次,分别为2月4日和8月26日降准0.25个百分点、6月28日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10月24日降准0.5个百分点。到2016年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从2014年末的6.77%降至5.22%,累计降低155BP;个人住房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已从6.25%降至4.52%,累计降低173BP。

  房地产库存有效下降,商品房销售回暖。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可以使用商品房待售面积/12个月平均销售面积这一公式计算得出。通过测算发现2015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库存去化周期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商品房销售回暖。

  ●第二个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1月:累计新增6300亿元,主要用于疫情后的基建和保交楼工程

  2022年9月,PSL重启投放。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 ”,稳增长诉求强烈,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程度,从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变为4月政治局会议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保交楼的各项事宜也亟需资金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PSL再次重启投放,2022年9-11月累计投放6300亿元。

  ●第三个阶段:2023年12月开始:本次单月投放量3500亿元,为历史第三高,仅次于2014年12月和2022年11月

  2023年12月,PSL再次重启投放。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从数据上来看,商品房销售进一步萎缩,新增社融进一步降低。为此,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即推动建设“三大工程”。11月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1]”12月,PSL再次重启,单月投放量3500亿元,为历史第三高,仅次于2014年12月和2022年11月。

  从市场表现来看,央行历次重启PSL后市场普遍企稳回升。PSL 投放针对性强,且可以用作项目资本金、直接派生杠杆、提升货币乘数、支撑社融增长,有利于提升稳增长政策效果。对A股而言,随着政策效用逐渐发挥,有望提振经济增长,改善市场信心预期。

pg电子平台:招商策略:多因素共振A股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结构牛态势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成长风格仍将保持强势(图1)

  分时间阶段来看,PSL首次投放时(2014年12月),大盘风格占优,金融地产大幅上涨。2014年12月单月,万得全A上涨11%、沪深300上涨26%、中证1000小幅下行7%,大盘风格占优。从行业表现来看,非银金融、建筑、银行、钢铁、公用事业、地产分别上涨52%、36%、33%、24%、17%、16%,涨幅为申万行业中的前六。

  2015年棚改快速推进,叠加宽松的货币环境,小盘风格开始占优,成长板块表现良好。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并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同时,央行将PSL的对象扩大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5年PSL共发放6981亿元,并7次使用降准降息调控需求。2015年,万得全A、沪深300、中证1000分别累计上涨41%、8%、77%,小盘风格占优。分行业来看,计算机、纺服、轻工、社服、传媒、电子、通信等行业涨幅居前,分别累计上涨102%、91%、91%、81%、77%、74%、74%。

  2016年,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市场宽幅震荡,大盘风格相对抗跌。PSL虽再次进入大额放量期,累计投放9750亿元,但期间其余宽松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较少,主因通胀高企、企业负债增大,资金有“脱实向虚[1]”的风险。在防止资金泡沫的背景下,以及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增大的不确定背景下,尽管PSL仍然大幅投放,全年市场开启宽幅震荡的风格。2016年全年,万得全A、沪深300、中证1000分别累计下跌14%、12%、21%,大盘风格相对抗跌。从行业表现来看,除食品饮料上涨外,煤炭、建筑、建材、家电等行业相对抗跌。

  第二轮重启PSL期间,大盘风格相对抗跌。2022年9月为了对保交楼、基建等领域进行资金支持,时隔两年,央行再次重启PSL。从市场表现来看,大盘风格相对抗跌,沪深300相对万得全A有约2%的相对收益;从行业表现来看,地产等行业相对抗跌。

  综上,从历史表现来看,在每轮PSL开启投放的一个月内,从风格表现来看,大盘风格相对占优,地产、建筑、银行等行业的表现相对较好。随着后续PSL投放增多,形成实物工作量,叠加货币政策端配合持续释放流动性,A股有望开启上行周期。此外,随着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上升,建材家电家具工业金属等地产链相关板块表现有望占优。

  根据上一轮棚改经验,本次PSL投放有望拉动投资超9000亿元。根据新华社报道,2016-2020年,全国棚改开工2300多万套,完成投资约7万亿元[1]。2016-2020年新增PSL共计2.59万亿元,占棚改投资额比例约为37%。根据37%的占比计算,本次投放的3500亿元PSL有望撬动地产投资约9460亿元,以-10%的增速估算2023年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预计占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例约为8.0%。

  三大工程战略意义不断攀升,预计PSL后续投放力度有望超市场预期。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障房、平急两用、城中村建设等“三大工程”。此后保障房、城中村改造工作会议分别召开。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三大工程”战略意义不断提高。地方层面来看,2023年10月,《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审议通过;12月,深圳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集中开工。预计2024年PSL有望持续投放,为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拉动地产投资,改善经济增长预期。后续若PSL投放力度超过市场预期,短期内大盘风格有望占优,若配合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有望改善风险偏好,建材家电家具工业金属等地产链相关板块有望占优。

  1月6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共17条措施加大住房租赁开发建设信贷支持。

  回顾政策历程,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一揽子扶持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2021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印发,从5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基础制度;2022年1月《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发布,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持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的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2023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开发建设。本次的政策为去年2月征求意见稿的正式版。

  整体来看,《意见》覆盖了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全面支持,有助于加速地产去库存。《意见》,提出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综合考虑借款人风险状况、风险缓释措施等因素合理确定。1月11日,经济观察网获悉,央行已批复总额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8个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8个试点城市分别是天津、成都、青岛、重庆、福州、长春、郑州和济南。《意见》发布后,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的快速落地,彰显了高层对为地产注入流动性,进一步提振地产、化解库存、改善房企现金流的决心,后续央行对地产的货币支持力度有望超过市场预期。若后续有更多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落地,或将进一步助力地产投资需求筑底向上。

  1月4日,《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次日,荔湾区土地开发中心落地全市第一批“房票安置”。同日,深圳发布《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城中村建设正在提速。

  广州为首个落地“房票安置”的一线日,《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专项规划》提出,优化成本核算与征拆标准,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拓宽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提升改造效率。据《中国新闻周刊》,广州成为首个明确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的一线城市。本次《广州市房票安置实施方案》审议通过以及第一批房票安置成功落地后,广州成为首个落地房票安置的一线城市。广州率先落地房票安置,在有助于化解地产库存的同时,有望带来示范效应,后续其他一二线城市有望进一步跟进,助力化解存量地产库存,并进一步提振地产市场。

  深圳发布城中村改造意见,跟进广州2/3通过率。一线城市中,继广州后,深圳发布城中村改造意见。具体来看,主要有三个亮点:1)划分四类优先纳入拆除新建范围内的情况: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等确定的重点功能片区、重点发展组团、轨道枢纽地区的、位于国家、省、市等各级重大民生项目、重大基础设施范围的、位于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重大产业项目范围的、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2)明确整治提升(含拆整结合)类项目中,局部拆建的,拆除用地面积占比不超30%;3)跟进广州2/3通过率,在意愿征集上,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需经物业权利人2/3以上同意,并经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

  近期政策端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央行通过重启PSL、颁布住房租赁贷款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地产行业的货币支持力度,持续向地产注入流动性。此外,地方层面,广深接连发布政策,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后续其他主要城市有望跟进。2/3的通过率或加快整体改造进程,助力“三大工程”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因此,建议市场持续关注地产链政策的出台情况,政策力度有望超过市场预期,进一步助推地产投资需求筑底向上。

  从社融结构来看,第一,人民币贷款明显转弱,转为同比少增。12月发放给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为11050亿元,规模明显降低,同比少增3351亿元。第二,表外融资继续收缩,信托贷款同比明显多增。非标融资规模缩小,减少1564亿元,同比多减145亿元,其中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1869亿元,同比多减1315亿元; 信托贷款增加348亿元,同比多增1112亿元。第三,直接融资中,政府债券大幅多增贡献主要增量,企业债券同比少减。具体而言,12月新增政府债券9279亿元,同比多增6470亿元;企业债券减少2625亿元,同比少减2262亿元。

  从不同部门信贷结构来看,居民部门短期贷款边际改善;企业部门票据融资小幅改善。居民短贷增加759亿元,同比多增872亿元,居民消费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增加1462亿元,同比少增403亿元,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仍处于低位。企业票据融资增加1497亿元,同比多增351元;企业短贷减少625亿元,同比多减219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8612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

  12月社融和人民币信贷数据看,融资需求和供给相对稳健。结构上,居民部门短期贷款边际改善,显示居民消费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仍处于低位。企业部门票据融资小幅改善,同比少增主要来自企业中长期贷款。往后去看,随着“三大工程”及增发国债资金拨付和使用,有望支撑未来阶段的社融稳步回升。

  近期政策端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央行通过重启PSL、颁布住房租赁贷款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地产行业的货币支持力度,持续向地产注入流动性。此外,地方层面,广深接连发布政策,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后续其他主要城市有望跟进。2/3的通过率或加快整体改造进程,助力“三大工程”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因此,建议市场持续关注地产链政策的出台情况,政策力度有望超过市场预期,进一步助推地产投资需求筑底向上。

  12月社融和人民币信贷数据看,融资需求和供给相对稳健。结构上,居民部门短期贷款边际改善,显示居民消费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仍处于低位。企业部门票据融资小幅改善,同比少增主要来自企业中长期贷款。往后去看,随着“三大工程”及增发国债资金拨付和使用,有望支撑未来阶段的社融稳步回升。

  后续我们认为随着对经济增长的担忧逐渐缓解,此前偏向防御价值、偏向小盘股的风格将会更加均衡,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成长风格仍将保持强势。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目前成为政策最重要的支持方向;政府财政开支更加有力带来的机会也值得关注。从近期宏观变化来看,智能化大趋势下的泛科技链,出口链和政府开支链有望成为明年行业布局的重要线索。行业层面,

  关注年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领域,主要有AI科技创新和出口改善叠加的电子、汽车及零部件;政府开支增加和三大工程启动带来的计算机、工业金属、建材、家电以及煤炭、交通运输、电力、医药等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些行业也是我们自年度策略报告以来重点强调的方向。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下跌。主要指数中,科创50、科技龙头、北证50领跌,分别下跌3.64%、4.24%和11.39%。

  本周市场表现不佳,影响市场原因如下:(1)12月CPI与PPI数据略不及市场预期(2)美国及其盟友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红海局势升级,地缘政治持续发酵(3)台海大选将于周末尘埃落定,部分资金提前规避风险。

  从行业上看,本周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商贸零售板块涨幅居前,电子、计算机、通信板块跌幅居前。从涨跌原因看,本周上涨板块主要原因,美容护理(龙头爱美客业绩超预期带来行业景气度回升指引),电力设备(前期跌幅较大,景气度预期有所回升),商贸零售(龙头中国中免业绩超预期带来行业景气度回升指引)交通运输(红海局势持续升级,运力紧张持续)。

  2023年汽车产销均超3000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汽车产量累计完成3016.1万辆,同比增长11.6%;汽车销量累计完成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汽车产量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较高增长。其中,12份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7.9万辆和315.6万辆,产量环比下降0.5%,销量环比上升6.3%,同比分别增长29.2%和23.5%,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分别扩大至23.26%、21.57%。

  2023年乘用车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乘用车产量累计完成2612.4万辆,同比增长9.6%;乘用车销量累计完成2606.3万辆,同比增长10.6%;乘用车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12份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1.3万辆和279.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3%和7.2%,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3.3%,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分别扩大至20.27%、20.01%。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升。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市场份额56%,上升6.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产品市占率为49.9%。其中,12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61.9万辆,同比增长25.9%;市场份额58%,上升1.2个百分点。

  新能源产销同比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较去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2万辆和11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5%和46.4%,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分别扩大至37.00%和36.92%,市场占有率达到37.7%。

  出口方面,同比维持较高增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汽车出口累计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销量的贡献率达55.7%,其中乘用车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商用车出口77万辆,同比增长32.2%。12月汽车出口49.9万辆,环比增长3.5%,同比增长54.3%。

  库存方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3年12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12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20,环比下降16.1%,同比上升12.1%,库存水平在警戒线以下,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上行。

  12月重卡销量同比增幅转负,环比下行。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 2023年12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约5万辆(开票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11月下降30%,同比下降7%,是连续10个月以来同比增幅首次为负,三个滚动同比增幅收窄至31.38%。1-12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91万辆,同比增长35%,增幅收窄了4个百分点 。

  12月各类装载机销量同比转正,三个月滚动同比跌幅收窄。12月销售各类装载机9418台,同比转正至11.9%,三个月滚动同比跌幅收窄10.8个百分点至-14.4%;1-12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103912台,同比下降15.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6552台,同比下降30.1%;出口销量47360台,同比增长11.5%。

  12月各类挖掘机销量同比跌幅收窄。2023年12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698台,同比跌幅收窄35.97个百分点至-1.01%,三个月滚动同比跌幅收窄10.53个百分点至-22.28%;1-12月,共销售挖掘机195018台,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89980台,同比下降40.8%;出口105038台,同比下降4.04%。

  从全周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融资资金净流出,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上升,ETF净申购。具体来看,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出24.4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48.7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7.8亿份,较前期上升1.0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97.3亿元。

  从ETF净申购来看,ETF净申购,宽指ETF以净申购为主,其中沪深300ETF申购较多;行业ETF以净申购为主,其中新能源&智能汽车ETF申购较多,消费ETF赎回较多。具体来看,股票型ETF总体净申购66.6亿份。其中,沪深300、创业板ETF、中证500ETF、上证50ETF、双创50ETF和科创50ETF分别净申购31.3亿份、净申购13.4亿份、净赎回3.0亿份、净申购3.3亿份、净申购4.6亿份、净申购13.5亿份。行业方面,信息技术ETF净申购0.6亿份;消费ETF净赎回4.2亿份;医药ETF净申购3.3亿份;券商ETF净申购1.6亿份;金融地产ETF净申购2.3亿份;军工ETF净申购1.6亿份;原材料ETF净申购0.0亿份;新能源&智能汽车ETF净申购3.8亿份。

  本周(1月8日-1月12日)北向资金净流出24.4亿元,净流出额缩小30.9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计算机、交通运输、汽车等,分别净买入15.5亿元、7.6亿元、6.0亿元;集中卖出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非银金融等,净卖出规模达-16.5亿元、-16.4亿元、-13.9亿元。

  两融方面,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出48.7亿元。从行业偏好来看,本周融资资金集中买入电力设备,净买入额达10.5亿元,其他净买入规模最高的行业主要包括食品饮料、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净卖出的主要是计算机、电子、传媒等。从个股来看,pg电子官网融资净买入较高个股包括贵州茅台、隆基绿能、长江电力等,净卖出较多的主要包括牧原股份、民生银行、中文在线等。

  从资金需求来看,重要股东由净减持转为净增持,计划减持规模下降。本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39.2亿元,减持15.1亿元,净增持24.1亿元,由净减持转为净增持。其中,净增持规模较高的行业包括非银金融、计算机、石油石化等;净减持规模较高的行业包括电子、机械设备、房地产等。本周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为38.7亿元,较前期下降。

  (1)资本市场政策——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1月11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强化税收政策支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完善征收体系,加快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意见》要求,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意见提出,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等措施,继续推进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持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新阶段油品质量标准研究,强化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深化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到2027年,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力争达标;到2035年,全国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2)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 1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PPI同比下降2.7%(☆☆☆)

  根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3%,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3.7%,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0%。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0.1%。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2023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2%。2023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明确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基础性要求,制定控制、计算、存储、功率及通信芯片等重点产品与应用技术规范,形成整车及关键系统匹配试验方法,满足汽车芯片产品安全、可靠应用和试点示范的基本需要。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及匹配试验的通用性要求,实现对于前瞻性、融合性汽车芯片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有效支撑,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满足构建安全、开放和可持续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的需要。

  (4)资本市场政策——国资委: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

  1月11日至12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资国企工作,要深入学习领会习关于国资国企工作的最新重要指示精神,更好担负国资国企新使命新定位。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自觉用习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统领全部工作。必须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总目标不动摇,推动企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切实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必须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和功能导向,推动国有企业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更好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立足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必须聚焦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功能性问题,乘势而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5) 数据要素——国家数据局:支持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数据商发展(☆☆☆)

  根据财联社1月7日报道,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1月7日表示,推进数据流通,必须加快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刘烈宏说,建立可信流通体系,利用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使供给方能够有效管控数据使用目的、方式、流向,实现数据流通“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保障数据安全,防范泄露风险,实现数据可管可控;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运用市场化机制提高数据的配置效率,推动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是释放数据价值的重要基础。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通过支持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数据商的发展,繁荣数据开发利用生态,做强做大数据产业。

  根据财联社1月11日报道,当地时间1月10日,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了在线商店“GPT Store”。先前由于人事的动荡,公司延后了这一功能的推出。据新闻稿介绍,GPT Store已于周三开始向付费用户、团队和企业用户推出,商店汇集了用户为各种任务创建的ChatGPT的自定义版本,例如可以教孩子数学的聊天机器人,以及编程导师、读书指南等。与此同时,OpenAI还为团队规模较小的企业用户推出了新的付费套餐“ChatGPT Team”:套餐内每位用户按年计费时,为每月25美元;按月计费则为每月30美元。与Enterprise用户一样,Team的套餐也配备数据隐私保护功能。

  (7)消费电子——2024美国消费电子展(CES2024)开幕(☆☆☆)

  根据36氪报道,美国西部时间1月9日上午10点,全球最大、影响最广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2024美国消费电子展(CES2024)”正式开始。对于全球硬件企业来说,为期四天的CES是一场期待已久的行业盛事——受疫情影响,CES曾在2021年取消线下展会,之后转移线上,因此在参展规模和观众人气上都寂寥许久;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作为疫情结束后彻底恢复出境以来的首届CES,这场全球盛会更显得久别重逢。在本届CES为期一个多月的预热期中,官方就指出,AI将会是绝对主题。这也吸引了超4000家企业参展,据官方统计,展会期间预计会有13万人涌入拉斯维加斯。

  (8)经济数据——美国12月CPI同比上升3.4% 为2023年9月以来新高(☆☆☆)

  根据财联社1月11日报道,美国12月CPI同比上升3.4%,为2023年9月以来新高,预估为3.2%,前值为3.1%;美国12月CPI环比上升0.3%,预估为0.2%,前值为0.1%。美国12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9%,为2021年5月以来新低,预估为3.8%,前值为4.0%;美国12月核心CPI环比上升0.3%,预期为0.3%,前值为0.3%。

  (9)消费电子——苹果Vision Pro将于2月2日在美国上市 起售价为3499美元(☆☆☆)

  (10)资本市场政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比特币ETF,数字资产行业迎来又一里程碑(☆☆☆)

  根据财联社1月11日报道,美国监管机构首次批准直接投资于比特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对规模约1.7万亿美元的数字资产行业而言,此举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将扩大华尔街及其他投资者投资这一最大加密货币的渠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11只基金周四开始交易,包括Grayscale、Bitwise。在批准决定公布后,比特币上涨不到1%至45,729美元。比特币在2022年下跌了64%,然后在2023年上涨了一倍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猜测SEC最终将批准ETF,允许投资者通过其传统经纪账户中投资该代币,而不必通过因一系列行业丑闻和破产事件而受到政府越来越严格审查的加密货币初创公司。

  OpenAI 正式推出 GPT Store,目标是以GPT大模型为基础构建新的生态系统。1 月 10 日,OpenAI 面向 ChatGPT Plus、开发团队和企业用户正式推出了 GPT Store。自去年11月份OpenAI官宣GPT商店以来,用户已经创建了300万自定义的ChatGPT。与传统应用商店有所不同,GPT Store通过GPT Builder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无需编写代码的方式来创建个性化的GPT应用。开发者只需通过自然语言对话描述他们对GPT的需求,如网络搜索、数据分析等功能,即可快速生成定制的GPT。这一创新性的平台降低了开发门槛和成本,使ChatGPT Plus用户和企业用户能够轻松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GPT。在GPT Store中,付费用户生成的产品可以设置为仅有链接或公开展示,但需要通过身份验证和符合用户协议和指导政策方可上线。GPT Store的目标是吸引开发者,以GPT大模型为基础构建新的生态系统。

  GPT Store设有三大板块,上线的特色GPTs功能丰富。在商店界面,设有Featured(每周精选特色应用)、Trending(热门榜单)和官方自己开发的By ChatGPT三个板块。目前上线的功能包括每周展示新特色GPT,涵盖合作伙伴和社区创作的各种GPT,类别包括DALL·E、写作、研究、编程、教育和生活方式等。用户可以浏览社区排行榜上的热门GPT,其中包括个性化徒步路线建议、合成学术论文搜索结果、编程技能扩展工具等。此外,GPT Store计划在2024年第一季度推出GPT Builder收入计划,美国的GPT Builder将根据用户与其GPT的互动量获得报酬。

  OpenAI推出了适用于各种规模团队的新的 ChatGPT Team付费版本。相比ChatGPT Plus和企业版,Team版本的收费介于两者之间,月付30美元/用户/月或年付25美元/用户/月。在用量上限方面,Team版本相较于Plus版本更高,可支持最多149人使用。Team版本具体权益包括通过32K上下文窗口访问GPT-4、DALL-E 3、带视觉功能的GPT-4、浏览、高级数据分析等工具,同时保证不调用业务数据或对话进行培训,提供安全的工作空间,支持创建自定义GPT并分享到工作区,提供管理员控制台用于工作区和团队管理,以及提前使用新功能和改进功能。

  GPT Store的功能和收入分享机制有望加速个性化AIGC应用的开发。与苹果App Store相似,其低创作门槛和庞大潜在用户生态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创建个性化的GPT应用,同时搜索、分类和排行榜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收入分享机制鼓励创作者积极参与,助力推动AI应用的大爆发,为整个AI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GPT Store的推出还有望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加速个性化AIGC应用的发展,为技术和商业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CES 2024正式开幕,AI成为绝对主题。美国西部时间1月9日上午10点,全球最大、影响最广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2024美国消费电子展(CES2024)”正式开始。CES作为一年一度的电子科技的“春晚”,被视为全球消费电子风向标,本次展会吸引了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线年AI产业全面爆发的背景之下,在这次CES上AI成为绝对的主角,来自全球的各大厂商们纷纷围绕着AI这个主题,准备了众多黑科技产品。

  今年CES上,AI PC是毫无疑问的主角之一。从芯片到终端,整个PC产业链都已经被生成式AI深度卷入。芯片巨头们将重点放在AI加速上,为AI PC赋能。英伟达推出能加速AI视频和图像生成的3款GeForce RTX 40 SUPER系列游戏GPU,而且精心安利各种好用的生成式AI工具与服务,比如能加速大模型推理的开源库、能用生成式AI自动创建虚拟游戏NPC的ACE微服务;AMD则继续高喊“AI PC”,推出号称是“全球首款具备独立AI引擎的桌面处理器”的锐龙APU 8000G系列;英特尔则发布了i9-14900KS旗舰处理器、酷睿14代65W桌面处理器以及酷睿14代HX系列游戏本处理器;高通专为下一代AI PC打造的骁龙X Elite也都在本届CES中亮相。终端方面,联想、戴尔、惠普、华硕等头部PC厂商都发布了各类“AI PC”,跟以往PC最直接的区别,就是AI PC上多了一个可以将你的个人本地数据与端侧大模型相结合的AI助手,并从硬件层面搭载了英特尔、英伟达最新的芯片产品。AI PC元年拉开序幕,将是今年引领消费电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显示和家电巨头占据主场馆的C位,面板、显示器创新不断,智能家居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显示方面,三星同LG展开激烈交锋,三星将最新的QD-OLED技术应用于电视、PC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中,而LG则主推WOLED显示器,两大技术路线的新品较量,必然会成为消费者们关注的焦点。此外,三星推出了可以内外360度折叠的折叠屏产品In & Out Flip,在折叠屏领域实现突破。TCL华星、天马、海信等国内厂商也在CES上亮出了不少新产品、新技术,集中在Micro LED及Mini LED领域。智能家居方面,Matter标准出现在了众多厂商的展品中,亚马逊率先将Matter投屏功能引入了旗下设备Fire TV和Echo Show 15设备中;三星为电视添加了Matter控制器功能;绿米Aqara的新型方舟智慧中枢M3能充当Matter控制器。家电产品也纷纷接入智能助手,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音箱甚至智能牙刷、智能镜子,都能通过智能助手为用户提出个性化建议,AI技术进一步为智能家居赋能。

  各式机器人大放异彩,以家庭场景应用为主。本届CES期间,在家庭场景,形态各异的机器人都化身为个人管家,既能巡逻,又能控制家电设备。三星发布了形状更为扁平的Ballie新版本,可以作为个人助理巡视、控制家电;LG推出了一个憨态可掬的智能家居双足机器人,可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与人类互动,根据检测到的情绪播放音乐,或者监控宠物;获亚马逊投资的美国机器人创企Embodied专为5-10岁儿童打造了教育机器人Moxie AI,它能以游戏的对话方式提供社交技能培训;美国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Richtech Robotics对其能做咖啡的双臂机器人ADAM进行了升级,使其能准确预测并以更高的精度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pg电子官网宇树科技、开普勒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也亮相展会,受到广泛关注。

  智能汽车也是AI落地的重要场景,CES为汽车展品提供了专门的场地。首先,生成式AI“上车”趋势明显。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对话AI虚拟助手,能基于上下文向用户提供建议,调用不同情绪。大众汽车则宣布其所有车型都会搭载ChatGPT,该功能在今年第二季度首先在欧洲推出;宝马带来了也基于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提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并宣布全新一代BMW智能个人助理正在推进中。其次,智能驾驶进程不断推进。高通展示了Snapdragon Ride平台,该平台由汽车行业先进、可扩展且可定制的自动驾驶系统级芯片(SoC)系列之一组成,旨在帮助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打造高效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英特尔旗下Mobileye公司宣布,多个国际品牌预计将基于其研发的Mobileye三大核心平台来实施新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可穿戴设备花样百出,国产XR产品集体出海,健康监测成为新趋势。前不久苹果发布的Vision Pro头显为XR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XR设备在本次CES中备受关注。国内知名的XR创业公司纷纷踊跃参展,雷鸟创新展示了其首款点亮版的AR眼镜X2 Lite;深圳创企仙瞬科技推出了自己首款AR眼镜的参考设计,NOLO、大朋VR、小派科技等VR企业,也将自己的产品放在各类不同场景中,让用户直观感受到VR的可用之处。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京东方也在CES期间亮相自己的VR一体机样机,显示分辨率和细节非常惊人。今年的CES,已是国内VR/AR/XR/空间计算企业走向海外、抢占市场的关键节点。国内企业之外,日本科技巨头索尼发布了一款XR一体机,支持手柄和交互指环两种不同的交互工具。除了XR设备,其他可佩戴设备主要以健康检测作为创新点。可以监测体温和心率的智能耳机、可以帮助中风患者恢复活动能力的智能手套、贴在额头上就会根据脑电波生成自定义睡眠轨迹的设备等产品层出不穷。

  总的来看,本次CES以生成式AI为主题,生成式AI技术在消费电子、显示、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驾驶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同AI进行进一步的融合将是未来各类科技产品的发展趋势。同时,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存在感正越来越高,XR与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企业在本次展会中都有出色表现,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下行。截至1月12日收盘,全部A股PE(TTM)为13.0,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0.1%分位数。创业板PE(TTM)下行0.4至29.9,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0%分位数。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PE(TTM)下行0.2至10.1,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5.5%分位数。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PE(TTM)下行0.2至17.2,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8.6%分位数。

  在行业估值方面,本周板块估值多数下跌,其中,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和建筑材料涨幅居前,电子、国防军工和计算机跌幅居前。美容护理板块估值上涨1.02至26.9,处于11.1%历史分位;电力设备板块估值上涨0.44至16.7,处于0.7%历史分位;建筑材料板块估值上涨0.15至15.9,处于54.2%历史分位;电子板块估值下跌1.66至34.7,处于24.0%历史分位;国防军工板块估值下跌1.43至43.2,处于0.0%历史分位;计算机板块估值下跌1.76至41.9,处于19.5%历史分位。截至1月12日收盘,一级行业估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社会服务、农林牧渔。